close
11月公益講座-【親子教養:讓愛在關係中流動】 心得分享
杜華心苑與天主教新竹社會服務中心共同辦理的免費公益講座「親子教養:讓愛在關係中流動」於106年11月21日順利結束囉!
榆涵心理師以故事作為開頭,引領學員們思考對於家的概念,進一步省思在平時親子互動中,造成的溝通障礙有哪些與學員們討論,並一一介紹人際之間常出現的溝通型態,如討好型、指責型、打岔型、超理智型與一致型等行為表徵、思考模式與心理感受,從生活對話作為範例,提供多個溝通要素的小撇步,加以拆解如何促進溝通方式,培養愛成為家庭的日常,就如榆涵心理師所言:「願意理解,是最好的愛,有了理解,愛就能流動。」
最後附上學員們聽完講座後,印象深刻的回饋,若有機會,也邀請各位朋友一同參與杜華心苑未來所辦理的講座或課程喔!
※學員對講座印象深刻處之回饋※
- 隨時回到自己內在,去覺察自己怎麼了。讓我的行為(刻意深呼吸等正向行為)變成自動化反應。
- 指責型的內心狀態、親子溝通要素-傾聽、杏仁核、做一個夠好的父母。
- 親子溝通的時間量少質差,目前自己因工作(職業婦女)忙碌、匆忙的生活也壓縮了和孩子的相處與溝通的時間,影響了愛的品質。
- 重新學習溝通,加深功力。
- 互動溝通型態
- 愛的存款
- 了解一些溝通技巧
- 一致性、生命力、死穴
- 溝通型態的整理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