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:田明珠(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專任心理師)

 

 感恩的心-明珠老師  

我們在人生中的困境,常是反映出自己內在的一面鏡子。

當我們面向鏡子中的自己時,總是能清楚地看見自己的模樣;而當我們觀看人生中所發生的諸多事件時,也總是能映現出自己的內心世界。

對於一個心中常懷怨懟的人,可能常常會將內在的不滿,反映在其現實生活中。

而一個心中常懷感恩的人,則可能常會因為有著內在的豐盈感,而使其生活過的愈來愈順遂。


這些在現實生活中呈現出來的種種樣貌,就如同我們在照鏡子般,其實大多反映出我們自己內在的縮影。

若想要轉化我們所遇到的困境,使得生活能夠過的愈來愈順遂,或許先去除那存在已久的內在根源,會是個不錯的開始;

雖然這不是件容易的事,但若能試著去運用一些資源,使自己能因而真正放下內在的執著,則或許能將現實生活中的問題,轉變成自己想要達到的期望狀態。


<寬恕,讓心平靜>
當我們常在內心深處責怪他人時,能量就會流向注意力之所在,一直耗費精力在外人身上,則可能會讓身心處於疲憊與不安的狀態;

而我們若常把注意力朝外看時,難以去看到自己的內心其實是希望得到平靜與自由的。


我們的人生,我們自己負責;

我們有著不同的選擇權利,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去選擇「原諒」或「不原諒」。

當然我們可以選擇「不原諒」對方,但這也等於我們選擇了自己的位置,繼續讓自己陷在原有的困境中,如此心靈就比較不易得到釋放與自由。

若我們可以選擇去「原諒」對方,我們的心就更能得到平靜與自由。


<自我接納>
如果我們想要試著重獲心靈的自由,我們可以試著做的是去原諒他人,但在做這個選擇之前,我們可能需要先學會去原諒自己。

而原諒自己的方式,就是要去面對並原諒那個無法寬恕對方的自己,這就是自我接納。

當你能夠做到自我接納之後,就請再回到內在去檢視自己,

對於這個帶給我痛苦的人,自己是如何深信不疑的去看待他與發生的事件,這就是所謂的執著(例如:這一切都是對方的錯,都是因為他才會讓我如此難過)。

這份深信不疑的執著,可能會屏障了自己想要去原諒對方的心,持續為自己的內心帶來紛擾。

唯有當能夠做到自我接納之後,才能逐漸地產生原諒對方的心境。


<如何學會寬恕>
然而,怎麼做可以讓我們真的寬恕對方呢?

試試看,當你心情平復一些以後,找一個能夠讓你靜下來、慢下來的地方。

也許是一個房間的角落,也許是一棵大樹的陰影之下,待在那裏,試著找到內心的平靜。然後,你可以問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:

「是誰,令我這麼受傷、這麼在意,讓我沒有辦法原諒他?」想像他的樣貌,讓他出來,和你對話。

「你一定有你的原因,那會是什麼?」

站在對方的立場上,想一想對方可能會有的感受和想法。

看見那些感受不代表你認同它們,而是真誠、單純的看見、試著了解、同理。

「謝謝你!」想一想你和他的關係,有沒有什麼正向的經驗,或是收穫和學習。

感謝他,也感謝儘管辛苦,也努力修習這一個人生課題的你。

「對不起,請原諒我!」有沒有什麼你也想和對方道歉的?

有沒有你可以做得更好但是已經盡力的、已經來不及的?

給對方一個抱歉,也給自己一個結束的儀式。


<讓心自由>
在用心去體會這些方式的過程中,若你已經開始在內心有了感謝之意,就請你試著將它化為言語,傳達給對方知道。

若是你的內心已經產生了一股歉意,就要趁著內心還算充盈之時,順應著這股歉意將它流向對方,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心意。

我們試著去表達內在的感謝或歉意,只是想將自己的心意讓對方知道,最好不要抱有太大的期待;

有些事情經過一番努力之後,相信改變就會開始發生了。

當你表達內心的感謝或歉意之後,也可以試著對自己真摯地說聲「謝謝你,我愛你」,

好好地照顧自己,相信會為自己帶來不可思議的力量!


參考資料
野口嘉則著,蕭雲菁譯(2007)。鏡的法則。台北:時報出版

Ihaleakala Hew Len,Joe Vitale,宋馨蓉譯(2009)。零極限。台北:方智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杜華心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