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簡榆涵 諮商心理師/杜華心苑心理諮商所
近來公視上演《我的婆婆怎麼這麼可愛》一劇成為街頭巷尾耳熟能詳的夯劇,將關係最為難解的婆媳、親子議題搬上檯面,從婆媳問題、親子嫌隙、重男輕女、喪偶再婚…,貼近生活的寫實劇情讓眾多觀眾直呼:這簡直就是在講我家的事情。整部戲劇的故事都以婆婆林彩香為主角,她在丈夫驟逝後獨自撐起家中的老店,由於老店經營的不易以及年紀漸長而想退休到台北享清福。戲劇中呈現出彩香與五個子女媳婦互動相處的點滴、自己在面對喪偶後追求的幸福掙扎、為人母放不下的責任牽掛…。
婆婆林彩香在與諸位媳婦交手過招的劇碼,點出婆婆對於為人媳婦/女性的『應該…』,『財產就是要分給兒子』、『媳婦的就是要兒子著想』、『不希望媳婦改嫁』、『不喜歡媳婦/兒子女友的穿著』、『重男輕女』。這個『應該』、『必須』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,深刻的影響著我們的思考以及引導著我們的決定、行動。這些『應該』、『必須』被建立的基礎往往是來自於我們從小所成長的家庭,我們從我們父母的身上、原生家庭當中學習到『家庭的規條』,甚至有些是沒有誰說,卻是透過經驗摸索出來、默默遵守的潛規則。我們來仔細自我檢視,以下的句子是否也是你很習慣,甚至奉為圭臬的道理,舉例來說:『哭沒有用,很丟臉…』、『嫁出去的女兒,撥出去的水』、『小孩子有耳無嘴』、『以和為貴』、『要表現好才會有人愛』、『打扮花枝招展會惹事』、『時間到就是要吃飯』…。
家庭規條是父母所給予子女的價值觀與生活指引,在成長過程提供不犯錯的指引、保護我們的安全,教導家庭/社會所認可的價值與行為規則,幫助你我生存法則與適應群體。然而,隨著我們的長大,我們已經擁有足夠的能力與條件,倘若緊抓著規條強制的信息而沒有刪減與調整,那麼家庭的規條就會成為緊箍咒帶來阻礙與困擾。尤其,我們往往也帶著這樣的期待在伴侶關係、親子關係及人際關係之中,帶著我們已經理所當然的框架繼續在期待著自己、期待著他人。嚴重影響到關係與導致身心壓力的症狀。就像婆婆彩香明知道兒子無力、也無興趣繼承家業,然而她依然認為『財產就是要傳給兒子/自己人』。以自己作為人妻、人母的標準來要求媳婦,認為『燈一關,眼睛一閉,什麼都看不到了,為什麼要每天穿不一樣?』。可是她卻忽略媳婦是集團的千金,與彩香的成長的背景與角色是有很大的差異性。然而帶著這樣的框架在要求,同時也為婆媳關係引爆許多的衝突。
為了幫助我們能夠更有自由的使用規條,而非落入無止境惡性的循環當中,我們可以試著檢視現在會為自己帶來困擾的規條,評估規條的優vs.缺點,將家庭規條轉化成『生活指引』。生活指引意味著我們保有其重要的價值與作用,同時也增加些選擇性與彈性。因此,我們可以將『應該』修正為『可以』、『永遠』替換成『有時』,在『我可以的時候,我願意多為家裡付出一些』、『在我有體力的時候,有時我會多花些時間煮飯/打掃』。期盼藉由與自己的靠近、檢視規條對自我的影響,透過調整與重新選擇,讓我們可以更自由的看與聽、自由去的去感受與表達想法,讓生命更加的飽滿及輕盈。
*本文已獲作者本人同意分享
留言列表